可用性是指系统或数据库可以用于生产工作的时间百分比。随着组织增加对数据的使用,可用性需求也增加,不可用数据的风险和成本也随之增加。为了满足更高的需求,维户窗口正在缩小。以下4个相关因素影响系统可用性:
1)可管理性(Manageability)。创建和维护环境的能力。
2)可恢复性(Recoverability)。中断发生后重新建立服务的能力,修复由于不可预见的事件或组件故障导致的错误的能力。
3)可靠性(Reliability)。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指定水平服务的能力。
4)可维护性(Serviceability)。识别存在问题的能力,诊断原因,修复/解决问题。
许多因素可能会影响数据库的可用性,包括:
1)计划性停机。
①出于维护的考虑。
②出于升级的考虑。
2)非计划停机。
①服务器硬件故障。
②磁盘硬件故障。
③操作系统故障。
④数据库软件故障。
⑤数据中心站点故障。
⑥网络故障。
3)应用问题。
①安全和授权问题。
②严重性能问题。
③恢复失败。
4)数据问题。
①数据损坏(由于缺陷、架构设计或者用户错误)。
②数据库对象丢失。
③数据丢失。
④数据复制问题。
5)人为错误。
DBA有责任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确保数据库保持服务在线和正常运行,可能的工具和方法包括:
1)运行数据库备份工具。
2)运行数据库重组工具。
3)运行统计信息搜集工具。
4)运行数据完整性检查工具。
5)自动执行上述这些工具。
6)利用表空间聚类和分区。
7)跨库进行数据复制保证高可用性。
——摘自《DAMA国际数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(第二版)》第六章 数据存储和操作